010-51164634
联系我们:
通知通告
◇ 合肥会议 | 全国工业固废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发展论坛
来源: | 作者:固废研究中心 | 发布时间: 2025-03-27 | 97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各有关单位:

工业固废综合治理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战略领域。据生态环境部统计,2024年我国工业固废年产生量已突破42亿吨,历史堆存总量逾600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57%,其中钢铁、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固废产生量占比超70%。大量堆存的钢渣、粉煤灰、尾矿等固废累计侵占土地资源超200万公顷,其重金属渗滤、粉尘释放等问题更对环境构成长期威胁。与此同时,我国工业领域年碳排放量约7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68%。在此背景下,工业固废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因其“固废资源化+碳封存”的双重减排潜力,被列入《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国发〔2022〕12号)重点攻关技术。当前,我国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多条万吨级矿化中试线相继建成投运,助力实现工业固废资源化与高碳产业低碳转型。然而,该技术发展仍面临矿化反应机理不明晰、规模化装备能效差、标准化体系缺失等问题。

为此,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浙江大学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定于2025年5月16-18日安徽合肥举办“2025第三届中国固废利用与低碳土木工程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大会”期间,主办“全国工业固废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发展论坛”。本论坛聚焦于“基础理论突破·关键技术攻关·产业生态构建”三大维度,现诚挚邀请业界同仁共探工业固废二氧化碳矿化技术的产业化突围路径,携力推动工业固废资源化与碳封存的协同发展。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协办单位

北京耐尔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研究中心

建筑材料行业冶金固废与尾矿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二、论坛议题



本次论坛将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开展深入交流(包括但不限于):

1、二氧化碳捕集和矿化利用理论及关键技术

🔷 二氧化碳高效捕集与分离技术

🔷 固碳新材料的制备理论与技术

🔷 固废碳矿化反应机理及调控技术

🔷 多源固废协同矿化增强机制研究

2、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在低碳建材中的应用

🔷 二氧化碳矿化固废制备碳酸钙/镁技术

🔷 低碳混凝土及新型墙材(砖、砌块)的碳矿化养护技术

🔷 固废基复合材料矿化制备高性能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及预制构件技术

🔷 二氧化碳转化合成碳纳米材料技术

3、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钾长石耦合矿化提钾及生产钾肥技术

🔷 微生物固定二氧化碳技术及规模化路径分析

🔷 碳矿化技术在软土地基固化与重金属稳定化中的应用技术

4、二氧化碳矿化技术的标准化体系与产业实践

🔷 二氧化碳矿化技术的相关产品标准及应用规范的制定

🔷 二氧化碳矿化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典型案例分享

三、相关报告速递 



1、多源固碳轻质土技术与应用    

——东南大学 刘松玉 教授     

2、工业蓝碳——混凝土二氧化碳矿化增汇机制与强化方法(暂定)

——浙江大学 王涛 教授    

3、大宗固废资源循环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长三角国创中心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 成铭钊 所长助理   

4、早期碳化技术制备高强钢渣混凝土的基础研究

——香港城市大学 冼向平 教授    

5、固碳混凝土材料及制品开发与应用

——香港理工大学 申培亮 教授     

6、碳矿化胶凝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开发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郑永超 教授级高工  

7、题目待定

——同济大学 赵增丰 研究员       

8、多步骤协同固碳再生混凝土研究与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 刘琼 副教授

9、煤矿固碳充填关键技术与先导性试验示范

——西安科技大学 刘浪 教授

10、分布式碳捕集与固废碳封存高值化应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刘超 教授

11、再生混凝土微粉固碳-高值化利用研究

——深圳大学 占宝剑 副教授 

12、基于离心粒化的高温改性钢渣余热回收及深度固碳

——重庆大学 吴君军 副教授

13、CO2捕集与固碳技术研究及面临挑战

——中国矿业大学 陆诗建 教授

14、碳酸与甲酸复合酸化对钢渣的协同稳定机理研究

——山西大学 周新星 教授

15、碳化-干湿/冻融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内蒙古科技大学 董伟 副教授

16、钢铁行业固废矿化利用CO2技术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 李佳洁 副教授

17、预拌混凝土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应用与实践

——清捕零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应姗姗 技术总监

18、固碳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及硫酸根离子传输路径研究

——重庆科技大学 李杰鸿 讲师

19、题目待定

——河南理工大学 刘松辉 副教授 

20、光催化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污染物净化协同碳封存性能提升机制

——河北大学 刘冠宇 副教授

21、生物炭尺寸效应对土壤固碳减排的影响及微观机制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王琳 讲师

22、题目待定

——南京工业大学 莫立武 教授

23、煤矸石自热式脱碳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中南大学 潘建 教授

       以上报告排名不分先后,更多精彩报告持续更新中……


四、会议注册



请有意向的单位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并按以下要求缴纳注册费:

收费标准:2500元/人,包括资料、餐饮、茶歇等,不含住宿费;

早鸟优惠:4月15日前注册缴费可享受早鸟优惠2300元/人;

学生优惠:在校学生可凭学生证享受学生优惠1500元/人;

展览:每个展位费用10000元/个(含2人参会注册费),额满为止。

缴费方式:

(1)银行汇款

开户户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管庄支行

账号:0200 0068 0901 4435 177

(注:汇款时请注明“固废低碳大会”)

(2)微信支付

图片

转账时请注明“单位名称”

图片

图片

五、联系方式



会议报名:王鑫 19921314665、潘栋 18810191728(微信同号)

会议协办、赞助、商务等:袁鹏 13718217895(微信同号)

官方微信平台:冶金渣与尾矿、粉煤灰产业联盟、固废利用与低碳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