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25年,我国将开始产生大批量退役光伏组件;2030年后,光伏组件废弃量将迎来高峰期,达到18GW左右,约140万吨的废弃量;到2040年,光伏组件累计废弃量将达到253GW,约2000万吨。
光伏组件回收是指将光伏组件成分拆解,实现材料回收再利用。光伏组件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电池片、玻璃、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背板等。退役光伏组件作为新型固废,其无害化处理和高效回收利用不仅具备可观的循环经济效益,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积极构建覆盖绿色设计、规范回收、高值利用、无害处置等环节的风电和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体系,补齐风电、光伏产业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最后一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此外,GB/T43752-2024《晶体硅光伏组件回收处理方法物理法》等国家标准也已发布,为光伏组件回收提供了技术规范。当下光伏组件回收进入加速阶段。
随着回收市场形成规模,光伏回收产业参与者不断增多。一些企业已在光伏组件回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公司开展晶硅光伏组件回收产业化及设备国产化关键技术攻关,研发了光伏组件回收整线工艺技术和产业化装备。2024年12月份,由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和国家电投集团光伏产业创新中心联合研发的晶硅光伏组件回收高效综合法成套工艺技术及国产化设备,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在废弃光伏组件回收和循环利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制造出全球首块全回收再生光伏组件。创新的组件回收技术将废弃光伏组件中的铝边框、玻璃、银、硅等高价值材料实现全组分回收。全回收再生光伏组件采用n型TOPCon技术及黄金尺寸设计,转化效率高达20.7%,功率超过645W。
常州瑞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承担了“退役光伏组件循环利用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是全国光伏回收行业首个标准化试点项目,致力于光伏组件的环保拆解与材料循环利用。
目前光伏组件回收利用市场初具规模,但面临技术瓶颈、成本高和政策缺失等挑战。现有的回收技术如物理法、化学法和热处理法各有局限性,且由于退役组件数量有限,回收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导致成本居高不下。此外,具体实施标准和政策体系尚未完善,市场秩序混乱,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应用,5月16-18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固废利用与低碳土木工程学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将其列为重点交流内容,本次大会将聚焦光伏组件回收利用等热点议题,汇聚行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协同的解决方案。
